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黨組書記、董事長劉愛力日前在由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主管的《機關黨建研究》雜志上發表署名文章。文章除對郵政集團黨建工作作出深刻總結外,也對中國郵政集團發展現狀與發展思路作出了闡述。劉愛力在文章中介紹,深化郵政體制改革,堅持科技興郵,推行專業化經營、多元化發展,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,集團業務收入從1998年的287億元增長到5668億元,利潤從虧損179億元增長到盈利468億元,實現了從經營函件包裹、報刊發行、儲蓄匯兌、集郵等業務的傳統郵政企業,到既經營郵政基礎性業務,又經營金融業務(銀行、保險、證券)、快遞物流業務和電子商務的現代企業集團的轉變。
目前,中國郵政擁有著遍布城鄉、覆蓋全國的網絡,營業網點5.41萬個,便民服務站35.5萬個,村郵站10萬個,服務網點鄉鎮覆蓋率達到100%。
接下來,中國郵政要繼續高舉“服務三農”“電商扶貧”大旗,充分發揮郵政在農村的品牌信譽、渠道網點和物流配送等優勢,推進郵政服務鄉村振興戰略三年行動;發展農村普惠金融,大力推進惠農貸款、綜合金融服務、惠農保險,為農村貧困群眾脫貧“造血”;打造農村電商平臺,推進農村電商分銷、鄉村物流配送服務,助力農產品進城、工業品下鄉,有效解決鄉村買難賣難,助農脫貧增收,將中國郵政打造成為“鄉村普遍服務供給主渠道、鄉村電子商務發展排頭兵、鄉村振興金融支持生力軍、鄉村綜合物流服務主導者和國家精準脫貧攻堅助力者”。
對于未來發展,劉愛力表示要按照市場規律、行業規律、價值規律推動體制機制突破,以客戶的視角、競爭的視角、行業最優的視角和自我持續提升的要求立標、對標、達標,推動科技賦能向綜合化、智能化方向突破,提高全要素生產率,構建“實物網”與“信息網”兩大優勢網絡,鍛造“時限、成本、服務”三大核心競爭力,實現投資有回報、產品有市場、企業有利潤、員工有收入、政府有稅收、環境有改善,把中國郵政寄遞業打造成為行業的“國家隊”,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個性化、多樣化、不斷升級的服務需求。